文化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9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一。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建设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文博文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文化领域第一部专门法律,标志着文物保护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23年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5058处,比1961年增长了27.1倍。
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取得辉煌成就,文化精髓挖掘阐释不断深入,文化遗产事业硕果累累。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总数由2012年的43项增加到2024年的5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自2006年起发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截至2023年末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43个,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博物馆事业迎来了发展高峰,博物馆数量显著增加,类型日益丰富,功能不断拓展,“博物馆热”持续升温。2022年末全国共有博物馆6091个,拥有藏品4691.6万件(套),是1995年末的5.3倍。博物馆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展览主题内容、科技含量、艺术感染力大幅提升,2008年起全国博物馆陆续实行免费开放政策,极大激发了居民对博物馆的兴趣和参与度。
文化产业整体规模稳步扩大。改革开放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1979年第一家音乐茶座在广州东方宾馆开设,标志着文化市场的兴起,文化产业概念逐渐成形、快速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2.13%提高到2022年的4.46%;2004—2022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量的年平均贡献率为4.8%。
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2—2022年文化新业态行业对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量的贡献率为49.8%。文化创新产品广泛传播,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网络表演、数字出版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彰显巨大发展潜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25日 10版)
-
浙江乡村收藏家“搬砖”十余年:千
2024-12-22
-
科技交响乐组曲《交响编码》在京上
2024-12-22
-
专家、创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共论新时
2024-12-22
-
导演大飞携《异乡来客》回到家乡山
2024-12-22
-
专家:家庭雾化治疗应规范 首诊或
2024-12-22
-
创胜系列数据库添加子游戏脚本
2024-12-22